在門診常常被問到:「我的小孩什麼時候可以坐學步車?」我常常反問:「為什麼要坐學步車?」也常常被問到:「坐學步車會不會造成O型腿?」最近上網路上搜尋有關學步車的文章,大致上觀念還算正確,不至於像其他醫學知識在網路上有些誤導。不過也看到了一位媽媽上網詢問有關學步車的問題,她堅持要的是有科學依據的。當然,現今醫學強調的是證據基礎,因此我們就來談談有關學步車迷思的醫學證據。


學步車的組成

自從十七世紀中期學步車就已經出現。隨著時代進展,不管是國內外,學步車儼然成為許多人小時候共通之過程。學步車是指一個堅硬附著有輪子、寬寬的框架(有圓形、有X形);這框架上方有所謂的塑膠盤,在上面可以提供作為嬰幼兒餵食與遊戲之托盤;另外的部分則是懸吊著的布類是為了可以承載小嬰幼兒跨坐於上。在我們這裡有些人會稱之為「螃蟹車」,英文用語則為「infant walkers」或是「baby walkers」。


父母為什麼要讓小孩坐學步車?

據調查,不同地區少則55%,多則高達92%的介於5到15月齡的小朋 友有使用過學步車。學步車為什麼會廣受父母喜愛,針對父母做的問卷調查,主要原因不外是學步車讓父母覺得小寶貝坐在裡面很快樂、也有父母認為學步車將寶寶 框住所以很安全、也不乏認為坐學步車可以讓小寶貝學習走路,就如同其名「學步」車一樣。但是學步車真的安全嗎?真的可以幫助嬰幼兒走路嗎?值得我們探就一 番。至於小寶貝坐在裡面快不快樂,就不得而知了。


學步車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

有一句話來形容學步車造成傷害的原因很貼切:「學步車所增加的可移動性遠遠超出小嬰兒此時擁有的自然能力。」自1987年起,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已經建議:「為了您小朋友的安全,…,丟棄您們的學步車吧!」直至今年二月,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仍認為這建議是有效的,不用修正。


學步車會造成的傷害如下

一、摔落樓梯,造成骨折、尤其是頭部傷害、甚至死亡。據統計這佔所有學步車會造成傷害種類的四分之三以上。筆者在住院醫師期間,就曾經處理一個11個月大的小孩坐著學步車自二樓摔到一樓,造成嚴重腦出血的個案。

二、燙傷與中毒:因為小孩雖坐著學步車,其實多是站著,如此就可以搆到高處,如桌子邊緣之茶壺或藥物,而遭致意外。據統計,所有學步車造成的傷害中,這類意外佔約2~5%。

三、溺水、窒息:跌入戶外水塘、水池;或是如去年國內有一起因為學步車翻車導致嬰兒頭部栽進廚餘桶中窒息死亡的案例一般。發生率雖然不高,但是一發生常常引起嚴重之後果。美國登錄系統中發現,1989年到1993年間,因為學步車造成之死亡有11起,其中有4起就是因為溺水、窒息而死。

四、其他如手指夾傷、托盤小東西脫落而被吞入、支撐架不穩造成的下肢夾傷等。


據估計,美國每年一歲以下小孩發生學步車相關傷害之發生率約為千分之八點九;而嚴重傷害的發生率則為千分之一點七。官方登錄系統會把發生率低估,因為發生學步車相關之傷害,不見得嚴重到送醫院;因此有人做問卷,問有讓小還坐學步車的父母,發現40%左右發生過學步車相關之傷害。這樣的發生率到底顯著不顯著?有一份在多倫多做的研究,在1984年一年間因摔落樓梯後送到醫院急診的嬰幼兒中共124例,其中123例全是坐在學步車上摔落。後來有另一統計,摔落樓梯的嬰幼兒中約有百分之四十是從學步車上摔落。


一個小嬰兒坐在學步車其起始移動速率可以高達每秒1公尺,如果加上衝力,動能其實是很大的。這樣的速度,即使大人在場,也常常會反應不及,可謂是生死一瞬間。另外想看看,一個小嬰兒坐在學步車上,暴露在外最多的部分就是頭部,頭部幾乎無保護裝置,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學步車相關之頭部傷害如此的多。


既然觀察到如此後果,便開始對學步車的製造做一些規範。這可以分成早期與近期的措施。早期建議的預防措施有:1. 在學步車上增加警示標語與民眾教育、2.要求大人要在場看護、3.樓梯口要有阻擋物,如門等、4.改善學步車防跌落裝置與5.明文禁止使用。對於民眾教育 上,有一研究指出,有32%的父母即使小孩曾經發生過學步車相關之傷害,仍然會讓他們繼續使用學步車。另外,有人統計約四分之三的意外發生時,是至少有一 個大人在場,原因已如前述,其速度可達每秒1公尺。另外,發生摔落樓梯事件時發現至少有一半以上,門是沒有被安全地關好的。而明文禁止使用在商業利益下則 是不可能做到。由此可見,早期的預防措施成效不大。


近期的措施:自1994年起自願性的規範開始之後,成效很好。便在 1997年6月以後,學步車的製造規定須符合至少下列兩項的其中一項。第一,學步車的寬度至少要大於36英吋(大於一般門的寬度);第二,改善學步車的煞 車系統,也就是當一輪懸空時,煞車系統就會啟動以免墜落。此外,研發人員也生產出一種靜態活動中心的產品,讓嬰幼兒在其中可以跳、可以旋轉,但是沒有輪子 可以移動,想要來取代學步車的角色。2006年根據新規範做出一篇文章,發現1994年以後,這樣的建議讓美國每年因為學步車相關的傷害顯著地降低百分之 七十六,尤其以頭部傷害減少最多。當然,他們自己有提到這研究本身的限制主要來自是不同時期之比較,這成效是否真的來自規範與建議的改變,當然是不能當作 直接的因果關係。但如同趴睡與嬰兒猝死症的研究模式般,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堅持他們的看法與建議。


學步車與嬰兒步行的研究

前面提過,有些父母認為坐學步車可以讓小寶貝學習走路!但是最近的研究指出,學步車 非但無法有效的幫助嬰幼兒走路,更有可能讓嬰幼兒走路的時間晚上幾個星期。主要發現,坐學步車的小孩在剛開始走路時期會有不正常的步態,所幸這不正常的步 態對於正常發展的小孩似乎是暫時的。比較確定的是,腦性麻痺的小孩坐學步車會影響其學步。至於坐學步車會不會造成O型腿?目前則未有證據顯示有其相關性。倒是坐在上面,的確需要調整高度,讓小朋友的足部可以平放在地面上。


其實,門診中問到父母讓小寶貝坐學步車的理由,還有一項就是讓父母可以放下小寶貝,空出手來做其他事情。但是請記得學步車的安全重要性是首要的考量!使用前請三思。

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jackychou-hmygi/article?mid=2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Rai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