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書籍,名稱:「愛你,想你,恨你 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1826

 

 

咩媽解讀:

這本書是專門治療邊緣性人格患者的高育仁心理師(有需要者可以搜尋:羅吉斯心理諮商所)介紹的,裡面描述的邊緣性人格患者很真實,彷彿你我身邊處處都有這種人的影子一樣,不過倒也不震驚,因為「我們正處於邊緣性人格的時代」,到處充滿忽略孩子需求(覺得哭就是運動、現在不哭以後孩子就讓你哭)、若即若離、只想生不想養的父母,以至於孩子的個性、依附感動當不安,邊緣性人格一代代傳承下去...

 

看完之後,對親子間的關係有很深的感觸,如果要生孩子,請好好對待他,不要生了又忽略、似是而非,別忘了讓孩子承受高度壓力(例如:哭了沒人理)也是一種精神虐待。這些事情對孩子也許沒有立即影響,但是對他的人格有長期效應,當新手爸媽想輕輕鬆鬆過日子的時候,孩子正水深火熱中...然後等以後新手爸媽老了,換你們被遺棄,請不要驚訝,孩子只是學你教他的殘酷模式來對待你而已,記得親子關係是「要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的...

 

 

以下是書裡一些內容,跟大家分享,請記得有需要要去找專業的心理師諮商喔:

 

 

我們正處在邊緣人格的時代

李納罕的看法:他認為這類患者從小生長在「不被認可的環境」,尤其是情緒的部份;亦即患者的父母或重要他人否認、不支持他內在情緒,例如:當個體要表達時,會遭遇到忽略甚至是懲罰。於是在成長過程當中,患者要「確認」自己成為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活著總是要活著,如何抓住任何一件足以確保還有自己的事物,成為患者的習性。可是在「不被認可」的訊息中,患者又會否定、排斥,因為他不認為自己值得擁有這些事物,以及不確定這些事物會是永存,所以「反反覆覆」成為因應內心矛盾、非黑即白的方式。很多教科書寫到:「邊緣性人格疾患患者的穩定特性就是『不穩定』。」真的是如此。

<<中間省略>>

我們正處於「邊緣性人格的時代」,因為現今的社會從穩定趨向瓦解,此種解組的社會蘊含著「不被認可的環境」的精神:60年代的「我們的年代」,到70年代的「我的年代」,80年代的「享樂的年代」;60年代呼籲的是利他取向的「愛、和平與博愛」,70年代所題唱的是「自我意識」,而80年代崇尚的事自私自利的「功利主義」。社會已無法提供和解的功能,個人不能從社會關係中獲得安慰與穩定的力量,因為內心所能依從的標準莫衷一是,不知何者為對、何者為錯,人的行為失去準頭,失去內在的價值,而找尋不到自我的意義與真諦。這些都符合「不被認可的環境」之看法,因為任何個體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被強烈地、非自願地灌注不清不楚的是非對錯之標準,搞得自己該有什麼、不該有什麼,何謂好、不好、是、非都混淆了。唯一尚稱清晰之處只剩下「外在的反應」,但因為內心如此混亂、空洞,使得這些外在反應亦被解讀為「不恆常」的現象,此現象內化至自我之後,使個體確認了一件事---自我亦不恆常,於是麻煩愈加沈重,因為內心起了一個強烈的質問:「那『我』又是誰?」此種還咦又讓個案急著想抓住外在的某些反應,於是乎,此種心理模組變不斷循環下去。

活在這樣的社會現象下,似乎可以推論每個個體多多少少都有一點「邊緣性人格特性」,亦即寂寞、怕遭人遺棄、有害自己的衝動、無法與人親密、人際關係中的風暴等,此種推亂並不在強調每個人都有病,而是想說明在當今這個年代,如何「確認自己」成為一項重要的議題,因為不能確認自己,卻要依侍外在的回饋來確立自我的行為模式,當然會造成自我的不恆常。外在客體一定不恆常,唯有依著自我內在的穩定與確認,才能在確認外在客體的過程中保有恆常性。由此可知,自我確認的穩定性何其重要。

 

==

 

愛你,想你,恨你 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p59

幼年發展的根源

發展理論中有關邊緣性人格成因的論述,重點在於幼兒與照顧者之前微妙的互動,特別是出生後的頭幾年。幼兒在18-30個月大時,開始嘗試爭取自主權,這個時期十分關鍵。有些父母強力阻撓幼兒獨立性的發展,堅持幼兒必須與父母形成一種共生的模式,這種共生關係受父母控制,排拒外人,常讓子女沒有喘息的空間。也有另一種極端的父母,他們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給予幼兒的觀照時有時無(或甚至完全沒有盡到養育之責),對幼兒的情緒與感受並未提供足夠的注意或認同。這兩種極端的父母,均無法使幼兒形成正向又穩定的自我意識,以至於孩子持續依賴父母,或長期懷有恐懼,深怕被人拋棄。

 受創的親子關係中,最嚴重的例子是早年父母過世,或長期與父母分離,甚至兩種情況都經歷過。

 

==

 

愛你,想你,恨你 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 p60

分化時期---5-8個月大

在這個發展時期,嬰兒開始注意到一個與母親有所區隔的世界,這時「社交笑容」出現了---嬰兒對週遭環境的反應,主要還是針對母親反應。當這階段接近尾聲時,嬰兒能辨別出不熟悉的人,產生「對陌生人的焦慮」,對週遭環境表現出與先前相反的反應。

如果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充滿鼓勵與安慰,嬰兒對陌生人的反應將以好奇為主。若母親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持,嬰兒會產生明顯的焦慮,而把對他人的感受分隔成正面負面的,並以分裂機制來處理內心衝突。

 

實踐時期---8-16個月大

這個階段有個明顯特色,幼兒逐漸培養離開母親的能力,先是爬著離開,之後則用走的。這些短暫的分離之間,夾雜著與母親一再重聚,這是為了確定自己與母親的關係,也是為了從母親那得到關愛「補給」。由這個模式可以看出,幼兒首度對自己發展出來的自主感到矛盾。

 

和解時期---16-25個月大

隨著的世界不斷擴展,這個時期的幼兒將發現自己的身份不同於他人。幼兒需要不斷地與母親重聚並得到她的認可,這個需求讓他意識到母親和其他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然而在這個階段,幼兒與母親雙方都面臨內心的衝突,而處理的方式將決定幼兒未來是否容易發展出邊緣人格。

母親此時所扮演的角色是鼓勵幼兒進行各種個體化的嘗試,同時源源不絕地提供幼兒所需要的支持和關愛。正常發展的幼兒到了兩歲時,與父母的關係變十分穩固,暫時離開父母會顯得悲傷,但不至於大發脾氣;與父母重聚時會感到高興,但也可能因之前的分離而生氣。關愛子女的母親能理解幼兒的感受,能接受他的憤怒而不加以懲罰。幼兒經過多次與父母分開幼重聚的經驗後,將發展出穩定的自我意識,愛父母並信任父母,對他人也產生健康的矛盾情緒。

然而,邊緣人格者的幼年時期,母親多半是以另一種方式回應---不是過早將幼兒推離、阻撓重聚的過程(也許是由於母親本身恐懼親密),就是堅持幼兒與母親保持依賴共生的關係(也許是因為母親自己害怕被拋棄,極需親密)。不論是哪一種方式,母親本身的恐懼都會投射到幼兒身上,使幼兒承受過重的心理負擔,也深怕被人拋棄或恐懼受到束縛。

如此一來,邊緣人格者從未培養出自我獨立的情緒,之所以長大後無法建立親密的人格關係,也正反應這段幼年時期的發展狀況。當邊緣人格者面對親密的關係時,可能回憶起幼年想建立親密關係卻受挫,因而感受到被人拋棄的那種絕望,或是想起當初母親過度的注意力,將他壓得喘不過氣。若要挑戰母親控制,就冒著失去母愛的危險;若要滿足母親對親的需求,則又有失去自己的危險。

 

==

 

愛你,想你,恨你 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 p80

幼童在「分離---個體化」的階段,會小心翼翼地離開母親去探索週遭的環境,也會一再回到母親身邊尋求溫情、接納和熟悉感。這個和解的循環若被打斷了,通常會導致幼兒日後缺乏信任、人際關係受阻、空虛與焦慮的情緒產生,以及對自我形象的不確定感,而這些都是構成邊緣性格疾患的特質。

 


附上:高育仁心理師的邊緣人格經典之作"愛你,想你,恨你" 讀後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Rai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