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最近有個朋友問我(孩子1歲6個月,男)
「 」
「咩咩與咩媽」回應:
處罰對於有些小孩是沒有用,因為他不懂為何要被處罰...這樣罰了只是虛站
對於知道自己有錯的孩子,你不用罰他他也知道這行為不OK,自然就不會在做了
這題的重點在於..你要規範孩子什麼事情,該怎麼教他瞭解這些事情不該做(會造成危險、壞掉就沒有了、會打擾到別人之類的),這樣不用處罰就能成事了...
對於「規矩的建立」,處罰不是必須,而是萬不得以的下下策...
然後...規矩的建立其實不在年紀,而是遇到了就建立或是知道以後會遇到,所以鋪路先...大原則不變,但是作法硬性中有彈性
記得:越小越容易建立,越大越複雜..會牽扯很多情感糾結
用講的,講一遍、講兩遍、講五遍、十遍..一直到建立起來為止,處罰是最後設限,而且沒有用處不用也罷~
最後...動手跟恐嚇的是最沒有辦法的人才在做的事情(所以大家集思廣益吧!!!)
Q2:那我的小孩目前1歲1個月他會打人又丟玩具...現在沒耐心玩疊玩具疊不好就生氣亂丟,跟爸爸玩就會去巴他的眼鏡或是臉,對於我他是比較不會打,但是會去打他爸爸....說了又說他還是一樣>"< 我有在克制自己不要打不要罵用說的,可是成效不好,怎辦?
「咩咩與咩媽」回應:
「關於規則建立」
對於小小孩剛開始建立規則都是差不多的..建立方法如下:
1.靠近小孩,對著他訴說規則:「玩具輕輕放,你可以放在桶子裡」、「用丟的玩具會痛痛,拿去放好」、「你可以生氣,但是媽媽不喜歡你丟玩具,知道嗎?」、「動作慢一點,多練習幾次就可以疊好了,慢慢來不緊張」
2.再犯,走過去對著他再訴說一次規則...口氣溫柔而堅定
3.再犯,握著他的手,讓他看著你的臉再說一次規則
4.再犯,我會跟他說「你太大力了,媽媽要把玩具收起來,你想玩再來找我..」
5.他想玩就跟玩具道歉,然後再說一次規則
然後就大同小異,他有跟著你的指令或要求做就要大力讚美、增強他,如果沒有就是一直重申你的立場
最後一步我才會把東西收走..
另外,看出孩子有犯意之前就可以先出聲警告他了,如果他還是做了就走到他面前跟他說規則是什麼..然後問他知道了嗎?看他回應...不用很多次,他們不是草木做之前會先遲疑一下再決定要不要做的
「關於打人」
打人這件事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覺得好玩,因為有被大人增強或是沒有人告訴過他這樣不可以,於是孩子不懂原來不可以
另外,
1.很多年紀小的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階段,因為他們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完善,動作卻已經相當不錯了..於是常在講話前就出手了,那樣的方式比較快速
2.施力大小也會給大人很不一樣的感覺,小小孩手的力氣是控制很差的,所以才不自覺"大力的摸"爸媽或其他孩子...但有時他只是想跟你們示好
大人可以告訴他或是帶領他數次,讓小小孩慢慢明白什麼是大力什麼是輕輕的..那樣也會有助於幫他瞭解自己,解除一摸人就挨罵的窘境
我的作法是:孩子打爸爸時,大人可以"輕輕"帶他手摸爸爸的臉,並說「要輕輕的摸,太大力爸爸會痛喔...」然後放開他,如果孩子又重重的打他,你就在抓住他的手輕輕的摸爸爸的臉,再跟他說要輕輕的摸喔,不然爸爸會痛...重覆數次(再事前要跟孩子預告:等一下摸爸爸要小力一點喔,不然爸爸會痛知道嗎?)
如果他還是很大力的打爸爸...你就要嚴肅一點跟他說「我不喜歡你這樣,爸爸會受傷...!!(板著一張臉)」然後如果他要來摸爸爸,你就帶他輕輕的摸,並跟他說:「要小小力的摸爸爸喔,知道嗎?」
如果他有輕摸就增強他:「你很棒喔,有小小力的摸爸爸..對,就是這樣子喔,要給爸爸秀秀知不知道」如果還是重摸就跟他說爸爸跟媽媽都不喜歡這樣的方式,等你可以好好的秀秀爸爸再過來(嚴肅的把他手移開、跟孩子保持距離別讓他靠近你一下子或是拒絕他的示好等等)....直到他可以輕輕摸你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