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兒科醫師每當遇到肚子痛來就診的幼兒,時刻都會警覺到小兒腸套疊的可能性,由此可見這疾病的重要性。 小兒腸套疊如果儘早診斷,大部分都可成功地使用內科治療,減少開刀的機會。通常在早期會表現典型的哭鬧型態,若父母能對其有所認識,才能收集到可信的病史,幫助醫師儘早做正確診斷。
 
    小兒腸套疊是一段近端腸子套進遠端腸子內腔造成腸阻塞, 通常是小腸套進大腸,套進時間太久腸子會壞死,引起腸穿孔、腹膜炎。發生的原因,祇有5%到10%的病例腸子發現有解剖學上的異常,如腸子長美克爾憩室、 息肉,其他的病例原因不明,因小兒腸套疊有流行的現象,推測可能和病毒感染有關。可發生在任何年紀,以三個月到三歲較常見,特別是六個月到一歲的健康嬰 兒。典型的臨床表現開始是一個約三個月到三歲的健康寶寶實突然發生陣發性的哭鬧(間歇的哭鬧, 兩次哭鬧間隔時間稍有規則性,即每間隔約固定的短暫時間就開始哭鬧),接著可能有嘔吐的情形,最後可能會排出類似草莓漿的血便。
 
    如果三個月到三歲的幼兒,表現典型的三合一症狀:陣發性的哭鬧、嘔吐,加上腹部檢查發現右上腹內有一香腸狀的硬塊,即能診斷。如已到排出草莓漿狀血便的地 步,臨床要診斷腸套疊應無困難, 但相對地此時用鋇劑灌腸進行腸套疊解除術成功機會也會降低,失敗的病患必須接受外科手術。 (鋇劑灌腸解除術是由肛門灌入鋇劑藉著鋇劑產生的推力,將套進的腸子推出。其原理類似輪胎打氣)。所以最好能在開始陣發哭鬧時即警覺到此疾病的可能性, 趕快藉腹部超音波做正確的診斷,腹部超音波檢查相當迅速而且診斷率很高約90%到100%,如此才能增加鋇劑灌腸解除術成功的機會。如果利用鋇劑灌腸解除 術失敗,或診斷時已有腸穿孔、腹膜炎就必須接受外科手術。最後要提醒家屬在鋇劑灌腸解除術成功後,大約有5%到10%的病患會復發,所以出院後若再有間歇性哭鬧務必儘速回醫院檢查。
 
腸套疊腹部超音波圖

腸套疊腹部超音波檢查會發現靶樣影像(Target sign)或類似甜甜圈的影像(Donut sign)(位於左圖右上方圓形影像)

 


作者:高雄市左營區陳進成小兒科診所院長 陳進成醫師

小兒腸套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Rai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