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
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而且從來不主動整理,
一定要爸媽恐嚇威脅、大發脾氣,才心不甘情不願的......
每次要出差前,忙得不得了,女兒卻跑來問東問西,還頂嘴,真不會挑時間。
每天,很多家庭不論孩子大小、不論為功課、成績或生活常規,
父母發現自己總是在生氣,事後卻又懊惱不已,只是下次,到同一個節骨眼,
同一件事又讓你氣到爆。親子關係變成惡性循環算舊帳。
我們自認一向愛孩子,根本不想當噴火龍,但就是沒辦法控制。
我不禁要問? 我們父母親,到底怎麼了?
對孩子發完脾氣後,爸媽總覺得罪惡,
面對自己經常性的生氣,爸媽總覺得很罪惡、愧疚。
「好爸爸好媽媽不是聖人,也有情緒。
但這不是能對孩子生氣的藉口,也不是能夠成為破壞親子關係的理由。
欣賞孩子的優點取代挑剔、感恩取代抱怨,
提醒自己,去欣賞接納孩子的優點,不須複製自己的生命經驗;
而孩子也會在你的欣賞中,找到他的獨特本質。
用感恩的心情去看自己扮演爸媽的角色。
因為這個角色,讓你得以享受給予愛、單純做爸媽的快樂和愉悅,
因此你是心甘情願、是為自己做的。
抱著感恩的心,孩子也因此受惠。
培養自己衝突過後關係修補的態度,在親子日常衝突裡,事後做了什麼。
父母在情緒平穩後,可以和孩子分享,為什麼自己那樣在意、生氣?
親子相處也是在學習彼此對待的人際智慧。
爸媽在生活忙碌時,也可以向孩子強調此時此刻不適合討論事情。
孩子在重複的過程中,學習到關照父母的狀態。
「親子關係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是一輩子對彼此的祝福,是人生挫折時滋養的來源」,
所以,「任何衝突都不要以付出親子關係為代價。」
父母一輩子的功課:要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不要當孩子壓力的來源。
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talentschool-3redclass/article?mid=2897&prev=2919&next=2875&l=f&fid=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