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art 1:五大肢體發展
寶寶大動作的發展通常由上往下,近端往遠端方向,也就是頭部動作控制開始(脖子有力、能夠抬頭),再來是手的揮舞,然後是身體的控制(腹肌、背肌),最後是腿部的控制。
寶寶在6週~12週的動作發展,大致上可以做到頭部的控制(可抬頭維持約45度)、看
到物體時會揮動手臂、欲碰觸物體等動作。接下來,隨著身體各部位的肌肉發展逐漸成熟,平衡與下肢動作協調之需求增加,以及外在環境的刺激及適應,寶寶將會
陸續出現翻身、坐、爬、站、走等動作;而爸媽的協助和引導,以及寶寶對周遭環境的探索興趣,是寶寶邁向每個成長階段的最大動力!
翻身 出現時間點:3~6個月
翻身的動作其實牽涉到整個身體動作控制,但需待寶寶的軀幹肌肉比較有力之後,才能夠做
到。通常會由肩膀先翻,剛開始可能只做到由平躺翻至側躺(身體翻到一半)、用下側身體支撐體重。爸媽可以嘗試在寶寶不同的側邊說話、拿玩具逗寶寶,或是用
鮮明的顏色(如:紅、黃、藍)和一些音樂、聲音,來吸引寶寶注意力,讓他會有動機想要翻身、活動身體。當寶寶有翻身的意圖時,爸媽也可以順勢用手輕推寶寶
的肩膀和屁股,來幫助其翻身。
受到重力的影響,通常寶寶由俯臥翻轉至仰躺,會比由仰躺翻轉至俯臥容易做到;不過大概6~8個月左右,寶寶就可以做到成熟翻身,由仰躺翻轉至俯臥。要注意的是,正常寶寶在7~9個月翻身時,身體會作分節式翻身(segmental roll),它是屬於較成熟翻身,寶寶可以自己控制,主要是受身體翻正反射動作之影響,可控制速度,並作軀幹旋轉。若7~9個月寶寶仍沒有這樣的「分節式翻身」而是像木頭一樣直接「啪」一聲翻過去的話,很可能代表腦部發展有異常,像腦性麻痺的孩子因為肌肉張力過強,翻身時就會有此現象。成大醫院物理治療組王雲娥組長表示,若9-12個月寶寶,翻身時仍出現木頭式現象,建議爸媽帶孩子就醫找出原因,並儘早治療。
後天環境刺激很重要!
由於寶寶會為了想要接觸吸引他的人事物而手舞足蹈、進而發展出許多動作,因此臺安醫院物理治療師陳芳怡表示,許多疑似發展遲緩的孩子,其實往往只是因為後天
環境輸入的刺激有限,所以爸媽千萬不要因為忙碌,就把寶寶「晾」在一邊不聞不問喔!爸媽常和寶寶互動、說話,就是幫助寶寶健康成長的最大助力!
坐 出現時間點:6~9個月
當寶寶的頭部及軀幹控制日益成熟時,就有能力可以發展出「坐」的姿勢(背部不需任何東西支撐)。若寶寶俯臥時,手臂已經有力、可以撐住身體,就表示寶寶的背肌開始有力;結合在翻身階段已練習的背腹肌,寶寶漸漸就有力量可以坐穩。因為要能放
手坐穩、不需外力支撐的條件是──腹肌和背肌能夠同時均衡地使力,否則身體就會向前傾或後倒。以下是爸媽可以協助寶寶練習坐姿的一些小技巧:
一、可以用大浴巾捲成滾筒狀,置放於寶寶大腿上讓寶寶支撐坐。
二、也可以抱住寶寶,坐在自己腿上,寶寶臉朝外時可以練習背肌,臉朝內時則可以練習腹肌。
三、若是軀幹肌肉控制力較為軟弱的寶寶(也就是背部呈現「圓背」),爸媽可以讓他的背部貼靠自己的胸前,然後雙手環抱住孩子的胸部和腹部,來協助練習坐姿 ;或是用雙手輕壓寶寶的兩側脊柱旁肌肉及往下至骨盆,幫助其身體直立並坐穩。
四、等到寶寶六、七個月開始稍微坐穩時,爸媽可在寶寶面前擺放一些玩具,引誘他去抓握玩具,漸漸練習放手之後也能坐穩。
五、也可以將寶寶趴於滾筒,輕壓寶寶髖關節,來協助寶寶練習轉位技巧(由躺至坐起)。
此外,王雲娥組長也提到,臨床上很多家長看到一些復健器材常會設法購買,她建議家長不
需額外花費,可利用家中一些設施來替代;譬如可將家中高腳架圓形木頭板凳倒轉過來,凹槽內置放塑膠圓形小板凳讓寶寶坐在圓形板凳上(周圍可包上毛巾,避免
寶寶坐得不舒服),或利用現有一些箱類器具皆可協助寶寶維持穩定坐姿,及方便進行手部操作學習活動。王組長也表示,爸媽的身體及大腿本身就是寶寶很好的練
習輔助題材,讓寶寶坐在自己的肚子或腿上,一邊跟寶寶說話、玩耍的同時,還可以練習寶寶的平衡感喔!
以下是一些不正確或異常坐姿,是家長需要留心注意的:
一、很多患有發展障礙、尤其下肢控制較差的寶寶,常採W- sitting,因這樣的坐姿底面積較大較穩;但此坐姿的髖關節是處在內收及內旋,易將關節卡住,爸媽若是沒有注意、放任不管的話,時間久了容易造成孩子的腿型呈現「內八」,不可不慎。倘若發現寶寶有此坐姿習慣,應改為盤腿坐姿(Ring- sitting)。
二、雙邊麻痺的腦性麻痺孩子,因為中樞神經受損後造成下肢肌肉異常張力,尤其大腿後側膕旁肌(hamstring muscle)緊繃,所以他們在「長坐(long – sitting)」時(也就是雙膝伸直的坐姿),往往是坐在尾骨處,且身體會往後傾或背部呈現「圓背 (round back)」現象(正常寶寶「長坐」時是坐在兩側臀部)。這些都是很明顯可以看出異常的地方,建議家長應儘快帶孩子就醫找出原因,並儘早治療。
爬 出現時間點:9~12個月 圖6、7
寶寶爬行的重要條件是手臂的力量要夠、穩定度要夠,也要會重量轉移,並且腿部肌肉控制也要發展。寶寶剛開始爬行可能會先藉由手肘往前移動時 來帶動腿部「拖行」,且腹部尚未離地;慢慢地待上肢、身體及腿部肌肉控制愈來愈有力時,就會開始作兩腿交替向前移動。也因為剛開始是由手肘來帶動整個身 體,因此寶寶有可能會出現「往後倒退」的爬行。
有些寶寶可能會因為不喜歡「俯姿」,而遲遲沒有出現「爬行」的動作;這樣的寶寶,王組
長建議爸媽可用下列方式來誘發爬行動作:可以在寶寶俯臥時,用手輕輕刺激寶寶一側骨盆或刺激寶寶一側腳板,誘發寶寶同側下肢作彎曲動作。練習一段時間後腹
部如果仍然離不開地面,爸媽可用雙手或大浴巾、圓筒等放在他的腹部,讓寶寶趴在其上然後幫助提起其腹部,練習手膝爬行;或把腹部放在滑板上利用滑板滑動讓他練習手膝爬行,或是用自己的大腿代替圓筒也可以,只要高度對寶寶來說適當即可。當然,在寶寶前方利用玩具吸引他,也是刺激寶寶爬行的重要方法。
臺安醫院物理治療師陳芳怡表示,寶寶多爬行可有助於情緒安穩。因為皮膚是佔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當寶寶爬行時,可透過肌膚輸入許多外界刺
激,有助於寶寶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進而能擁有平穩的情緒、不會敏感易哭。寶寶情緒穩定,才會比較有安全感去探索外在世界,有探索動機才會不斷驅動寶寶的
肢體發展,漸漸地能夠由爬到站到走。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研究嬰幼兒發展的專家很鼓勵嬰兒按摩、游泳,以及多擁抱孩子,就是為了增加孩子的肌膚接觸,有助情緒
穩定。
成大醫院物理治療組王雲娥組長表示,很多寶寶「因應環境」,跳過了爬的階段,直接進入站和走的階段。尤其一些肌肉張力較低的發展遲緩寶寶,
因為肌肉本身較無力,不太願意趴著爬行,一擺放趴著就哭鬧,爬行更不用說,有可能會耗掉很長時間訓練爬行,而錯失站和走的階段;對於這樣的孩子,王組長建
議不需刻意強逼一個不肯爬的寶寶「非爬不可」,反而順其自然比較好,因為臨床上時常發現一些原本不會爬的發展遲緩寶寶,在治療師幫助其會站、會走之後,反
而回過頭來開始可以爬行。因此順其自然地引導發展,會使寶寶比較能夠接受、不會因為老是學不會爬行而感到沮喪,反倒延遲站和走階段的發展。
正常寶寶的爬行,是利用四肢穩定地移動,但有些動作發展異常的寶寶,爬行時可能會以下出現三種現象:
一、用雙肘往前挺的移動貼地式的匍匐前進、軀幹接觸地面,且雙下肢伸直拖著在後的爬行。
二、爬行時雙下肢幾乎一起跳動,類似兔子跳躍方式爬 行。
三、爬行到一半常左腳或右腳就抬高,有點像狗狗尿尿姿勢一樣。第一、二兩種常見於腦性麻痺兒童爬行方式,這是因為腦性麻痺兒童的雙下肢肌肉張力較高, 腿的踢蹬動作明顯少於正常嬰兒,且欠缺下肢分離動作,故很少出現手腳交替動作或下肢屈曲;到了爬行階段,即使會爬姿勢也很怪異。
若寶寶在爬行時出現上述情況,這是一個警訊,要及時帶孩子到小兒神經科進一步檢查,以了解原因,看是否需進行訓練及治療。
一、用雙肘往前挺的移動貼地式的匍匐前進、軀幹接觸地面,且雙下肢伸直拖著在後的爬行。
二、爬行時雙下肢幾乎一起跳動,類似兔子跳躍方式爬 行。
三、爬行到一半常左腳或右腳就抬高,有點像狗狗尿尿姿勢一樣。第一、二兩種常見於腦性麻痺兒童爬行方式,這是因為腦性麻痺兒童的雙下肢肌肉張力較高, 腿的踢蹬動作明顯少於正常嬰兒,且欠缺下肢分離動作,故很少出現手腳交替動作或下肢屈曲;到了爬行階段,即使會爬姿勢也很怪異。
若寶寶在爬行時出現上述情況,這是一個警訊,要及時帶孩子到小兒神經科進一步檢查,以了解原因,看是否需進行訓練及治療。
站 出現時間點:9~12個月
寶寶會爬之後,正常狀況在八個月大左右就可經由扶持而慢慢學習站立,九個月時能攀扶著傢具站起來,到了十個月左右時就可獨立站立。
但成大醫院物理治療組王雲娥組長表示,臨床上父母常會問:我的寶寶站姿時會出現O型腿、X型腿、內八、外八、扁平足,正常嗎?一般而言,正常寶寶在三歲之前出現這些姿勢,都是屬於正常生理性的現象;寶寶在早期成長過程中因肢體鐘擺現象,下肢從O型腿到X型腿,乃因早期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適應子宮形態,全身都是縮著的,因此髖關節和膝蓋是完全彎曲,使得小腿和腳底會往內旋轉。
當孩子開始學會走路之後,腿型會呈現像是有點O型腿的情況,這是正常現象不需要太過擔心。一直到三歲左右,腿型反而會呈現X型腿的樣子,以正常的發展狀態來說,到六、七歲時腿型就會自然變直;在此過程中寶寶同時也有可能內八字腳或外八字腳。至於在扁平足方面,只要寶寶在墊腳時出現弓狀,父母就不須擔心;但如果過了三歲之後仍有此問題,家長就該考慮是否屬於異常。
反之,對於一些高危險寶寶(早產兒、低出生體重<1500公克、腦部出血、腦傷),站姿時如出現扁平足、剪刀腳、墊腳尖、膝蓋背屈等現象,最好能儘快就醫矯正,以免進一步影響將來走路的姿勢,而且寶寶年紀愈大也會愈不容易改正。
走 出現時間點:12~15個月
寶寶能夠學會走路的三個關鍵是:一、能自主性並隨其意志使用上下肢體。二、腿部肌肉的力量足以支撐本身的重量。三、能靈活的轉移身體各部位的重心,並懂得運用四肢關節,且上下肢各動作的發展也已經能協調得好。
寶寶開始學走路時,會先扶著家具像「螃蟹」走;接著爸媽可以單手牽著寶寶的單手慢慢移
動,等到寶寶穩定性與平衡能力足夠時就可以自己「放手走」。對於剛學走路的寶寶,爸媽可利用學步用的小推車,幫助寶寶學習往前移動。當爸媽發現寶寶在放手
後能穩定站立時,可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地板上,讓寶寶自己撿起玩具,練習從「站→蹲→站」的連貫動作,來加強寶寶腿部的肌力,並訓練身體的協調度。
給寶寶一個「安全」成長的居家環境!
成大醫院王雲娥組長提醒,當爸媽在記錄寶寶動作成長過程的可愛模樣時,尚需花費更多心思去注意周遭環境的安全,才能讓寶寶安全成長喔!
一、建議在遊戲床四周加裝護欄,切記不可將寶寶獨自坐在床上,以免寶寶在翻身或試圖坐起的時候,因動作過大而發生摔下床的意外。
二、寶寶可能會爬或走至插座附近,觸摸插座,一不小心將有觸電的危險,因此建議使用電插座的防護蓋,或是使用安全插座。
三、延長線/電線要以掛鉤固定於牆角處。
四、地板隨時保持乾燥,並儘量清空地面。
五、具危險性的物品應置放高處或移走,並留意所有具尖角的傢俱或凸出物,以防寶寶意外碰撞。
六、注意陽台高度,及是否有欄杆設施;欄杆與欄杆間的間距是否適當以防寶寶誤爬上而發生危險。
七、寶寶常會去玩門把、家具或抽屜作開開關關之動作,因此最好能在門把、家具或抽屜邊緣加裝軟墊以避免夾傷。
八、建議爸媽幫寶寶穿上防滑的鞋襪。
由於「爬、站、扶著走」三者的進展環環相扣,因此時間上通常會重疊在9~12個月內完成。治療師特別強調,上述這些發展階段,每個孩子的狀況有快有慢,除非超過上述每一時期的底線時(例如:超過12個月還不會爬),才有可能是「疑似」遲
緩,需要帶孩子就醫診斷;若是發展速度尚在期限範圍內,即使慢一點仍屬正常,家長不需太過緊張。
除了以發展時間來做為參考依據之外,治療師也提醒家長,若是發現寶寶不太愛動、手腳不
太揮舞,常常一直躺著不太喜歡活動時,有可能表示寶寶的肌肉張力軟弱,最好儘快帶孩子就醫瞭解。此外,腦性麻痺的孩子則是通常會出現「肌肉僵直」的現象,
四肢無法像一般人一樣可柔軟彎曲。0~3歲之前是早療的黃金期,家長千萬不要輕忽錯過喔!
Part 2:觀察指標 & 早療介紹
為了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宗旨,目前「台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網」有提供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供民眾下載;「心路基金會幼兒發展網站」(http://baby.syinlu.org.tw,,或至該基金會首頁右方區塊連結)也提供了免費的線上發展篩檢服務,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正確評估孩子的發展狀況,隨時為孩子的發展狀況把關,不讓孩子錯過黃金早療期。
「心路基金會幼兒發展網站」擁有四大區塊:
一、幼兒發展檢測。二、幼兒知識好文。三、療育影片分享。四、育兒討論區。其中「幼兒發展檢測」區塊,專業人員依據各年齡層孩子在動作、語言、認知、生活
自理、社會性等各個發展領域應有的階段表現,設計各種問題,且每一題均有搭配照片,家長只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回答,就可以知道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是否符合
其年齡應有的表現;每次檢測完畢,系統會提供家長整體檢測報告,針對孩子較落後的題項,提供家長生活療育的策略,並提供線上諮詢、電話諮詢,以及相關的醫
療建議。如此功能豐富的網站,希望有更多家長知道並多加利用。
心路的早療團隊包含早療老師、幫助復健的治療師,以及社工師;目前在台北、新竹、桃園
都有據點。提供的服務包括:日間托育、復健治療、時段療育…等多種項目,但每個據點所提供的服務不盡相同。心路基金會研發組早療社工謝怡君表示,像位於大
同區的大同兒童發展中心就有提供「親子幼幼班」的課程,針對3歲以前的發展遲緩兒及其家長,提供每週一至二次的親子團體教學,讓參與課程的家長可以在旁學
習並應用在孩子的日常生活裡;同時,在課程中療育老師亦會觀察親子間的互動,以提供更適切的療育服務計畫來協助家庭。
此外,心路也有提供「到宅療育」服務。謝怡君社工表示,「到宅療育」和「親子幼幼班」
的做法類似,差別只是「到宅療育」更適合已經有「早療」概念的家長,因為在經過治療師或是療育老師的到府示範指導之後,就可以自行在家帶孩子做練習,不用
再時常舟車勞頓將孩子送至機構上許多課程,反而可以增加更多親子相處的時間、增進親子關係。但就目前心路的到宅療育服務現況而言,主要的服務對象大多是交
通不便,以及外出接受療育有困難的家庭。
為了讓偏遠地區的發展遲緩孩子能夠方便接受早療復健服務,心路基金會於去年10月在桃
園縣復興鄉開始「療育巡迴車」的服務,至該鄉的鄉立托兒所,為孩子做評估及進一步的療育,也協助當地的托兒所老師學習專業療育技巧,以便在平時幫助孩子做
療育訓練;狀況較為嚴重的孩子,心路也會結合當地的醫療及社工資源來介入幫助。
現在孩子生得少,雖然家長更加寶貝,但也因為工作忙碌或隔代教養而有可能疏於觀察。幸運的是,現在台灣有愈來愈多的早療資源可提供幫助,希望發現孩子有發展遲緩現象的家長,能夠儘早帶孩子接受評估與治療,讓孩子所受到的阻礙能降至最低,在成長的道路上可以繼續穩健地前行!
出處:嬰兒與母親雜誌
出處:嬰兒與母親雜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