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言,不僅僅是指聽說讀寫能力,或只限於溝通,許多研究指出,語言代表一個人的思考方式與邏輯能力。從小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能幫助他未來在人際互動、認知學習與抽象思考,都有良好的發展。


許多爸媽以為,認識許多物品的字彙、口語表達佳、能使用外語等,就代表孩子的語言能力佳,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何祥如指出,除了上述意義,語言更是 思考的工具,例如,當bobo在路上看見花貓時,他心裡想:「昨天媽咪讀的故事裡,那隻貓跟這隻很像,可是這隻看起來比較胖。」這些想法運作的過程,就算 他沒有說出、寫出,仍需要透過語言的邏輯進行思考。因此,語言發展與認知發展是同時成長的。


嬰幼兒語言發展

嬰幼兒的語言發展有其階段性,每一個階段的表現都值得父母期待!


說第1個字之前 ‧

3~6個月大,會發出咕咕聲,重複〝aah〞、〝ooh〞等各種母音。 ‧6~10個月大,發出結合子音和母音的聲音,例如:〝mama〞、〝baba〞、〝dada〞等,但尚未將這些聲音與特定意義連結。 ‧10個月大,開始藉由手勢和發出簡單的聲音表達需求,也會模仿大人的語音和語調,但還無法說出真正的字詞。 說單字 ‧
1歲左右,第1次說出真正的字詞,例如:「爸爸」、「媽媽」或「再見」等生活常見用詞。 ‧此時以單字當成句子傳達許多意義,例如:「鞋鞋」可能表示「這是我的鞋子」,也可能表示「我要穿鞋鞋」。



發展字彙 ‧

12~18個月間,幼兒了解聲音與詞彙之間的關係,字彙量慢慢增加,詞彙的主題大多與身旁的人物、喜歡的食物、常見的交通工具或物品等有關。 ‧18~24個月左右,字彙量會迅速成長。但因為字彙仍然受限,所以會創造新的字詞用法,例如:把名詞改成動詞。


發展句子 ‧

大約2歲左右,會發展合文法的簡單字句,如:媽媽抱、吃糖糖。 ‧在孩子還無法說出完整句子之前,就能夠把字詞的聲音及所象徵的概念連結,但要理解抽象字詞所指稱的概念仍較困難,例如:高矮、大小。


創造豐富多元的環境

何祥如表示,孩子一出生就在學,透過感官感受環境中的每個訊息,語言教育不是等孩子會說話才開始,尤其是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以豐富詞彙量與表達 力,因此,創造一個多元的語言環境很重要。

原則1.多跟孩子對話

一個語言表達能力佳、願意開口說話的孩子,通常有個樂於表達的照顧者。照顧者運用愈多口語與孩子互動,不但讓他理解語言的運用方式與功能,更可提升其語言 能力,讓他不斷串連字詞語言關係。何祥如提醒爸媽,和孩子說話時,速度要放慢,適時重複或在重要字句加重語音。她認為,大量閱讀是增加詞彙很好的方式,不妨每天抽段時間和孩子一起讀一本書。她提醒,為孩子讀書甚至從嬰兒期就可以開始了,別以為bobo根本沒在聽,只要你說,他就會吸收。


原則2.在生活情境中學習

何祥如強調,語言的學習要有效果,就必須落實於生活情境中,最簡便也最好的方式,是爸媽在做任何事時,一邊做一邊說明自己在做什麼:「來,媽咪幫你換尿 布,你先躺下來,把褲子脫下來……」或是「媽咪要煮飯囉。先用量米杯量3杯米……用水把米洗乾淨…放到電鍋煮。」孩子除了吸受大量生活情境的詞彙外,也學 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甚至,也透過語言了解煮飯的過程。有時候,你會看見bobo獨自拿著小盒子,喃喃自語地假裝自己在煮飯,就是他在練習說你說過的話。另 外,爸媽展現對語言的興趣和多元使用語言很重要。何祥如舉例,在出門採買前,討論要買的物品並寫下來,到了賣場拿著字條找尋物品,讓bobo看見,語言能 夠變成文字,文字又可以幫助記憶事情等。

原則3.鼓勵孩子重述生活經驗

何祥如指出,讓孩子經常講述發生在身邊,或者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讓孩子練習從單詞的使用到句子的表達,不僅能培養幼兒語言能力,也能建立他的自信心。孩 子說話時可能斷斷續續,也很難說得完整,爸媽要有耐心,不要心急,適時在孩子不知如何表達時,稍加提醒,但不要搶著把話說完,而剝奪了他練習的機會。

原則4.多聽‧多看‧多體驗

孩子的所見、所聞、所觸摸的各種體驗均可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爸媽要多帶孩子出去玩,為孩子讀童話和圖畫書。豐富的感官經驗,讓他易於將生活發生的事與書 本情境連結,語言內容自然更豐富。知道如何談自己實際看到的、感受到的事情並體會其快樂性,求知的好奇心也得到了發展。

 

 


撰文/張瀞文 諮詢/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何祥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Rai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