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代進步,人們的思想改變,遺憾的是,有些不合理的教養法 卻仍不斷延續至今,命令、恐嚇、訓斥、教誨、責備、建議,6大錯誤管教法, 看似有效又快速,事實上卻逐漸崩解你和小孩的親子關係。



Don’t do it

你要當孩子的可怕虎姑婆嗎?

各位爸媽,管教孩子時,您是如何與他們溝通的?或者,您根本不想和孩子溝通,因為您私心認為「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也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是 不變的真理,所以「小孩理當聽從父母的,比較不會犯錯。」為什麼現代父母還有這種心態,難道這樣的教養法,到了2011年的今日,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根 據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副理事長暨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指出,父母最常用來管教孩子的錯誤方法包括了命令、恐嚇、訓斥、教誨、責備和建議等六種,當父母的會這麼習以為常,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原因:

1. 傳統學習,不覺得這麼做不好:「小時候父母這樣對我,我的學業和工作都表現不錯,所以我現在當然也就這樣教孩子」。不過,隨著時代進步,未來的社會更需要心胸開放、創意十足的人才,「命令」等教養方法可能不合時宜,無法培養孩子的民主性格。

2. 缺乏新知,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即使相信上述六種方法不是最好的教養方法,但如果不瞭解正確有效的教養該如何做,就會無所適從;或者沒掌握好民主教養的原則,造成孩子沒大沒小、無法無天,就會認為那是無效的。

3. 背後心態,重視威權與短效:孩子無論身體、智力或生活經驗等都不如父母,因此父母很容易產生上對下的威權心態,而以恐嚇、建議等方法來教小孩。此外,威權 的管教法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通常當下很有用,而民主的教養方式卻需要父母花費較多力氣,等候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效,不耐等待的父母就自然會選擇威權的 管教法。

 


不只影響親子關係 更影響人格發展

雖然負面的管教法當下有用,不過您可知道,長期處於這種教養下的孩子,不僅懼怕父母的威嚴,日後人格發展也可能受到不良影響。楊俐容老師提出了以下幾個缺點:

1. 親子關係惡化:強調掌控、沒有彈性的教養,孩子容易感到不被父母理解、需求也不受重視,長期下來,親子間就容易疏離、親密感也淡薄。

2. 引發抗拒反擊:每個孩子都有其個性,若孩子比較有自我主張,可能會抗拒父母的教養,甚至以叛逆的行為來反擊。

3. 缺乏創意:長期受到一條鞭教育,更可能讓孩子在目前訴求創新、有想法的時代中,顯得不知變通和僵化。

4. 自信低落:受到民主教養的孩子,親子關係溫暖,安全感和自信都較高。反之,在威權教養下長大的孩子,即使表現不錯,內在仍然容易有挫敗、罪惡的感受,不僅退縮、不信任他人,自信和自尊也比較低落,經常怕自己做錯決定。

 


這些恐怖話語 你也常對孩子說嗎?

基本上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如果天生個性較為順服,是有可能習慣於父母這樣的管教;但如果碰上孩子個性叛逆,就可能會產生反抗意識,甚至表現出 陽奉陰違的態度,在爸媽面前做一套,在外面做另一套,所以爸媽們,是否該適時的修正自己的教養態度呢?以下各自提出常見的錯誤語句,如果您看了下面的語 句,驚覺自己也時常這麼對孩子說,那麼你就應該聽聽楊俐容老師的建議囉!

◎命令
錯誤語句:你現在馬上就給我…

修正方式:要符合不同的狀況,明確告訴孩子規範,同時加上堅定的行動。例如:孩子不想收玩具,那麼家長不應吼罵,而是明確告知「收玩具時間到了」,並走過去確實盯著他收玩具,或帶著他一起收。

◎恐嚇:
錯誤語句:你敢怎樣…我就怎樣…

修正方式:用不指責、不批判的語氣教導孩子,並堅定執行後果。例如:孩子忘記把便當盒帶回家,家長可以說:「便當盒隔天才帶回來,那麼你就得自己洗囉!」

◎訓斥:
錯誤語句:這有什麼好…(難過、抱怨等)的

修正方式:用同理心面對孩子的情緒和過錯,並提供選擇的機會。例如:孩子抱怨洗廁所這項家務分配,家長只要說:「你沒想到洗廁所這麼不舒服,不過,這是我 們討論後的決定,如果你不喜歡的話,下次可以提出來討論,或者設法和別人交換工作。」用開放的態度來研討孩子的困擾,而非一昧指責。

◎教誨:
錯誤語句:你(不)應該…

修正方式:例如孩子嘲笑他人的弱點或者缺陷,家長可以用「你可以拿自己的事情開玩笑,但絕對不能拿別人的缺陷或難過的事情來開玩笑,那麼做會讓別人很難過」來取代「你不應該嘲笑別人」等教條式的說法。

◎責備:
錯誤語句:你太…(粗心、小氣等)了

修正方式:事實上多數的孩子犯錯時,自己也會感到很懊惱,一旦責備孩子,就會激發孩子的防衛,讓親子雙方陷入激辯,例如父母指責孩子「你就是粗心大意」, 孩子可能辯說「我又不是故意的、我已經檢查好幾遍了」等,而爸媽聽到這樣的話可能更生氣,導致僵持不下。父母如果能站在同理心的角度說:「一不小心寫錯分 數就沒了,你一定也覺得好可惜,我們一起來看看問題出在哪裡,下次就可以改進。」以指出改善方向來代替責備,孩子才有機會學習解決問題。

◎建議:
錯誤語句:你要是…就(不)會…

修正方式:孩子向父母傾訴在學校被某個同學欺負,多數的父母會直接提供建議,告訴孩子「不要理他就好了」,或者「你去告訴老師嘛!」。事實上,父母不是孩 子,也許無法體會孩子的處境,直接提供建議未必可行,也阻礙了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機會。父母應協助引導解決問題,和孩子討論「我們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解 決」,或者提問「這麼做,你覺得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引導孩子從中長出自主和智慧。

 


既有慈愛又有威嚴 當個好爸媽

這時很多父母開始懷疑,剃除上面六種錯誤的教養法,那麼正確的教養法又是什麼?準則在哪?我又該如何做起呢?楊俐容老師認為,要成功教養孩子,真的不需要 恐嚇、打罵等做法,而是要恩威並濟,也就是給予孩子溫暖的慈愛,但嚴格要求合理的規範。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感受和想法,父母若只依照自己的想法來批判、責 罵孩子,那麼對親子關係,還有孩子本身的感受,以及未來人格養成都會造成很大的殺傷力。楊老師提出了5項正確教養的大方向供大家參考,雖然速度慢,但長遠 看來,不僅親子互動更和諧、關係更親密,日後孩子也會成為樂觀、進取、自信的孩子喔!

1. 以同理心表達瞭解:也就是要體貼小孩的感受,留點時間給孩子傾訴,父母也就能理解孩子當下為何會這麼做。

2. 明確指出行為的後果:具體的指出孩子不當行為的後果,而非一味的訓斥,孩子才能瞭解為何父母要這樣管教。

3. 堅定執行合理的規範:一旦與孩子討論過,確認要遵守的規範後,就必須堅定執行,確實行動,而不是一邊罵孩子,一邊順著他的意行事。

4. 善用轉移等輔助技巧:若孩子還小,家長可試著轉移他當下的注意焦點和情緒,並一樣以同理心來安撫他的感受,或將孩子帶離現場。

5. 引導孩子思考解決方案:孩子大一點時,父母要能陪伴孩子面對問題,一同協商,研擬可行的解決方案。

 

 

 

 


 出處:嬰兒與母親 2011/02/11  文:楊俐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ppyRainy 的頭像
    happyRainy

    HappyRainy的部落格

    happyRai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