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位爸爸提出一個問題,當兒子和媽媽有“衝突,”兒子來求救,尤其是媽媽的確有不講理的地方時,應如何處理?


在回答之前,我腦子裏浮現的是兒子三歲時,有一次,聼到客廳裏,先生很生氣的聲音,兒子在哭。然後,兒子跑來很委屈的說:“我沒有做,爸爸罵我。”他滿腹 委屈,希望我幫他解釋。問明白了事情,我告訴兒子,“你自己跟爸爸說。”“我不敢。”“媽媽可以陪你,但要你自己說。”我只對先生說:“兒子有話要說。” 兒子在我的陪同下,把事情說了一遍。先生明白之後,對兒子道歉。整件事情,對兒子是很正面影響的。


所以我的建議是:

1. 先問清楚事情;
2. 若是配偶的處理不當,也不當孩子的面糾正他/她;
3. 鼓勵孩子自己把心中的想法,甚至感受說出來;
4. 若配偶聼完,仍然處在情緒當中,暫停(Time Out);
5. 等配偶心平氣和時,私下溝通,鼓勵他向孩子道歉。

這麽做的好處有:

1. 身教上對孩子示範了“勇於認錯”;
2. 夫妻間避免不必要的衝突(覺得另一方在干涉他/她管教孩子);
3. 培養孩子敢表達,會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原則是,當爸爸或媽媽其中一人和孩子之間有不愉快的互動時,除了有暴力時需要即時介入之外,另一方不要干預。不過如果爸媽是容易起情緒反應的個性,會建議 兩人先行溝通,當其中一方已失控時,那些方式(如比個手勢或拍拍背部)可以提醒自己冷靜又保住面子。畢竟,每次大發脾氣,再道歉,次數多了,也是不良示範。


最後,如果聼完孩子的哭訴,是孩子不對,可以當場告訴他:“這件事情是你的錯。”也不是要完全撇清界限。講理就對了!

作者:陳姝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Rai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