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個「黏」寶寶
0∼1歲 建立「依附關係」的黃金時期
許多媽咪可能曾經歷過一段寶寶非常「黏」自己的時期,那時甚至稍微離開一下去洗手間,寶寶都會哭個
不停;有的媽咪甚至因為怕寶寶太黏自己,而不敢餵母乳,或是寶寶哭了不敢立即回應。到底應該怎麼做,寶寶才不會太黏,又不會「內心受傷害」,將來能夠擁有
健康美好的人際關係呢?
馬偕醫院協談中心曹淑華諮商心理師表示,「依附關係」(Attachment)是指我們對特殊人或物,所感受到的強烈情感的聯結關係,從出生後就開始建立。依附是一種相互的關係,嬰兒會依附父母,父母也會依附於嬰兒。嬰兒的任何反應都會吸引父母的注意,而嬰兒也會學會如何與主要照顧者互動與反應。研究顯示,通常寶寶在7∼9個月時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所以此時會觀察到寶寶似乎特別「黏」某一個人(通常為「主要照顧者」),與該對象分開時就會感到 不安、哭鬧,也就是俗稱會「認人」了,不像嬰兒時期給誰抱都行。
通常寶寶在14∼18個月左右,會進入「分離焦慮」的高峰,也就是會讓主要照顧者覺得寶寶「黏到不行」的狀況,稍微離開一下就會哭;這其實是因為此 時寶寶的「物體恆存性」概念尚未建立完全。「物體恆存性」概念指的就是當物體沒被看到或沒有被其他感官所覺察到時,知道物體仍然存在。所以在此階段,媽咪 (或「主要照顧者」)若是需要離開寶寶去做別的事時,可以對寶寶說:「媽咪出去一下,馬上進來喔!」讓寶寶漸漸知道媽咪出去不是永遠消失,媽咪還會回來 的。寶寶通常到一歲半左右就會擁有較完全的「物體恆存性」概念,便愈來愈能夠離開主要照顧者,去嘗試接觸其他的人事物,那時寶寶自然就不會「黏」你啦!
「依附關係」對寶寶日後的影響
一個穩定、能「適時」和「正確」回應寶寶生理和心理需要的「依附關係」,將會培養寶寶的安全感、信任感,影響寶寶日後成人時期擁有健全的自我形象、 美好的人際關係,以及能夠妥善管理自我情緒。1978年Ainsworth曾做過一個對寶寶的「陌生情境測試」。該實驗是將一歲大的寶寶和媽咪、陌生人放 在一個空間內,然後過一會兒,媽咪會先出去,不久後再回來。研究發現,寶寶會有以下三種反應:
a.安全依附型寶寶──媽咪在時,寶寶敢於稍微離開媽咪身旁,自由去探索周遭事物;當媽咪離開時,寶寶會稍微緊張、不安,但慢慢地自己會安穩下來;當媽咪回來時,寶寶會表現得開心、愉悅,很高興看到媽咪。
b.抗拒型寶寶──媽咪離開之後,寶寶的反應會很焦慮、哭鬧不安;但是當媽咪回來時,寶寶的表現卻很衝突,想接近媽媽,卻又對媽媽拳打腳踢,似乎在怪罪媽咪把他丟下獨自一人。
c.逃避型寶寶──當媽咪離開時,寶寶的反應平淡少哭;媽咪回來後,他也不會表現得很高興,就是淡淡的,用「有距離」的方式來面對周遭事物的變化。
當然,以上三種不同反應,都與平日媽咪與寶寶之間的互動有關。越是安全依附的孩子,所表現的分離焦慮越少,可能是因為他們相信父母仍然會返回的緣故。有些媽咪會擔心若是寶寶一哭就抱,會太寵寶寶,讓寶寶太難帶;但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盧明教授表示,其實主要照顧者若能在平日用心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對寶寶的反應敏銳,自然慢慢就能判斷寶寶此時哭鬧的原因為何,並給予及時、正確的反應,來滿足寶寶的需要;例如,若是知道寶寶喝奶的規律,就 較能判斷寶寶此時哭鬧是因為肚子餓了,還是其他原因。
倘若寶寶哭了,照顧者卻不予以理會,漸漸地寶寶會覺得自己好像不被關愛,可能會轉為用更激烈或是消極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要,當然這也會影響到寶寶 長大後與其他人的互動模式。例如,有研究顯示,孤兒院的孩子因為情感或生理需求較不能得著滿足(因為孤兒院時常是一個保姆需要同時照顧好多孩子),長大後容易形成孤獨、冷漠的個性。
此外,若是寶寶哭時,照顧者的反應時常不一致(例如:有時很溫柔地安撫,有時卻很煩躁地罵寶寶),寶寶可能也會感到「無所適從」,或感覺很沒安全感。因此,曹淑華心理師建議主要照顧者對寶寶的回應應該盡量一致,避免情緒化;當然人難免有情緒,且每個寶寶的天生氣質不同,有些媽咪也會被寶寶搞到沒有 耐性的時候,因此建議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平日也要建立抒發壓力的管道(照顧寶寶格外需要耐性!),才能避免用情緒化的方式對待孩子喔!
有奶才是娘嗎?
有些媽咪擔心,餵寶寶母奶會讓寶寶太黏,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Harlow 及Zimmerman在1959年時曾做過一個實驗,將出生6∼12小時內的小猴子和兩隻假的大猴子玩偶關在一起;其中一隻假猴子的身上纏著鐵絲,但裝有 奶瓶。實驗發現,當小猴子肚子餓時,牠們會去找身上纏有鐵絲的猴子玩偶喝奶;但當牠們心情不好、想得到安慰時,卻會跑去找另一隻沒有纏鐵絲的猴子玩偶。由 此可見,小猴子會將「生理」和「心理」面的需要分開,並不是「有奶才是娘」喔!
當媽咪親餵寶寶母奶時,寶寶獲得的,其實不只是生理面的滿足(吃飽),還有情感面的安慰,因為可以感受到媽咪的體溫和擁抱在懷裡的感覺。也因此會讓 人有錯覺,以為親餵母奶會讓寶寶較黏媽咪;其實就算不餵母奶,「主要照顧者」若是時常給予寶寶擁抱、撫觸等情感上的回應,寶寶也會和其產生親密感喔!
Q:如何建立寶寶健康的依附關係?
一、用心觀察寶寶的反應:
照顧者平時若能用心觀察,知道寶寶餓時、尿布溼時、想睡時會有什麼反應,就較能判斷寶寶哭鬧的原因,以及該如何正確反應,而不怕會「寵壞」寶寶。當 寶寶哭時,除了滿足寶寶生理上的需求之外(例如:餵寶寶喝奶、換尿布、換衣服…),照顧者所提供的關懷、注意、撫觸,都有助於建立寶寶健康的依附關係喔!
二、「主要照顧者」不要經常更換:
建立「依附關係」需要有一個固定的對象,因此台北教育大學盧明教授建議,最好不要常換照顧者,要讓寶寶至少有一位「可依附者」,才能有助於建立寶寶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三、尊重寶寶個別差異,同理寶寶感受:
每位寶寶的先天氣質不同,對事物的「忍耐程度」也不同(例如:有的寶寶尿布一溼就會哭,有的寶寶大便半天了,也不吭聲)。因此,盧明教授建議,當寶 寶哭時,照顧者要先「同理」寶寶的感受(不要很煩地對寶寶說:「這麼愛哭!」),溫柔地和寶寶說話,會讓寶寶感到他是被愛和關心的。
四、常常抱寶寶、對寶寶說話:
照顧者對寶寶的言語鼓勵和肢體上的擁抱觸摸,都會對寶寶產生正面的心理影響,例如:父母常對寶寶拍手,會讓寶寶獲得情感上的支持;父母常對寶寶說 話、逗寶寶,會讓他知道他是被重視和注意的,即使他還不會說話。這些情感的互動,雖然不見得會存在寶寶的記憶裡,但卻會內化成為寶寶的心理力量,影響長大 後的人際關係和自我價值。擁有健康依附關係的孩子,將來也會比較勇於接觸探索新的人事物,因為他已從小建立深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Q:若是不能親帶寶寶,該如何和寶寶建立親密關係呢?
現代社會許多父母白天都需工作,無法親帶孩子,因此白天甚至整個週間都必須將寶寶託給 保姆、外傭或長輩照顧,到了晚上或週末才能將寶寶接回家。這樣的「聚少離多」,若是沒有用心經營,難免會覺得孩子和自己不親,或是覺得很難建立孩子的生活 習慣。對此問題,曹淑華心理師和盧明教授有以下建議,供父母參考:
Principle 1──事先與「照顧者」溝通好「原則」
若是父母有些基本原則是不能妥協的,一定要事先跟「照顧者」說好,並請對方切實遵守,以免事後產生問題糾紛;例如:不准寶寶看電視,或是吃完飯才能 吃零食…等生活習慣。盧明教授建議,最好父母和照顧者能達成「寶寶生活習慣」的共識,還有「管教方式」需一致,否則的話,當寶寶返家時可能會產生銜接上的 困難,寶寶和父母都會覺得很痛苦。有時因為寶寶待在「照顧者」的家中時間較久,寶寶的生活習慣是由「照顧者」建立的,這時父母可能反而需要「配合」「照顧 者」家裡的生活習慣來對待寶寶(例如:幾點吃飯、幾點睡覺…),才不會讓寶寶感到適應不良。
Principle 2──雙方平日充分溝通、密切聯絡
為了與「照顧者」共同建立寶寶一致的生活習慣,建議父母可請「照顧者」每日做寶寶紀錄(就像「家庭聯絡簿」一樣),如:寶寶幾點吃飯、睡覺,寶寶喝 多少奶、吃多少飯,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排便狀況如何…等。如果「照顧者」不方便寫(如:長輩年紀太大),就只好靠口頭溝通,父母問得愈詳細,愈能瞭解寶 寶平日的生活;將寶寶接回家時,也比較知道該如何照顧寶寶。
Principle 3──「質」比量更重要,盡量「親力而為」
正因為和寶寶相處的時間有限(可能只有晚上或週末),建議父母將寶寶接回家後,所有照顧寶寶的事情務必「親力而為」(如:餵奶、洗澡、換尿布…), 千萬不要又再假他人之手(如:外傭),否則會更無法與寶寶建立親密關係。此外,可豐富和寶寶相處時光的「質」,例如:睡前和寶寶玩、說故事給寶寶聽、幫寶 寶按摩… 等,這些都有助於培養寶寶和你之間的親密關係喔!
專家小叮嚀:
許多媽咪在坐完月子後,因為要返回職場上班,必須將寶寶託給別人帶。為了讓寶寶剛開始給別人帶時不致害怕、哭鬧,曹淑華心理師建議父母可給寶寶帶一些他熟悉、喜歡的衣服、玩具,讓寶寶有安全感。
作者:曹淑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