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習得無助感

 

    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理論,最早是在1975年由賓州大學心理系的教授馬汀‧塞利格曼( Martin Seligman)所完成的。


       他使用了三隻狗與鞍具行為來做為習得無助感的試驗。第一隻狗簡單的被加上鞍具,隨後被解下。第二隻狗被加上鞍具之後,接受短暫但有痛感的電擊,狗可以經由 碰觸槓桿來停止電擊。第三隻狗與第二隻狗並排,並也接受同樣的電擊測試,牠前面也有槓桿,唯一不同的是槓桿沒有停止電擊的作用。


        在實驗結束後,第一隻與第二隻狗都迅速的恢復原先的狀態,但第三隻狗則被診斷出有臨床慢性消沉症狀,也就是俗稱的憂鬱症。


         另外一個較小規模的試驗是二隻狗分別關入兩個底盤通了電流的籠子中。當燈光出現時,地板就通電,狗會被電擊。一開始時,兩隻狗都一樣驚慌,在籠子中亂轉, 想要逃脫,但是很快地,一隻狗發現牠可以用鼻子去撞牆板,壓觸後面的開關把電停掉,另一隻狗卻是無論怎麼做都無法關掉電源,最後牠就放棄了嘗試,趴在地上 認命哀鳴。


        這個實驗的重點在實驗者把這兩隻狗移到新的環境、新的籠子,在這新籠子中,用鼻子推牆板不再停掉電源,但是只要跳過中間的閘欄,另一端是無電的、安全的。 前面那隻過去可以自己關掉電源,有主控權的狗,在一開始時很驚慌,因為牠發現過去的那一套不管用了,情急之下,牠會跳過中間的閘欄,逃到無電的地方去;但 是原來那隻放棄嘗試的狗,在全新的環境中也不會去試,牠會因為過去的不可逃脫而選擇認命,這隻狗會全身趴在通電的地板上,一切逆來順受,連哀鳴都放棄了, 讓房間充滿皮毛燒焦的臭味,令人不忍。


        這就是習得無助感,儘管狗兒看到第一組的逃走範例,也知道自己能逃走,但他們並沒有嘗試。在其他實驗當中,還用了不同的動物,結果都非常相似。在所有試驗中,造成習得無助感最強烈的原因,是造成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進而產生了消極的刺激。


        這也讓我想起十幾年前,朋友的孩子從國小階段進入國一時期,第一次數學小考成績只有六十幾分,起初他認為可能準備不夠,所以分數難看,可是接連幾次的小 考,甚至第一次的段考,數學竟然不及格,那時他便認為自己的能力可能就是這種程度了。他也便逐漸習慣這種分數,覺得也沒有什麼關係了!


        是不是就像那頭無助的狗一樣,在學習的開始或是中間過程,當他用盡了自己的能力,也學不會老師所教的東西時,日積月累放棄了學習。人的成長靠的就是「學 習」,而「學習」著重的是態度。若一個孩子學習的態度不對,肯定喪失學習的動機,尤其是智識領域上的紙筆練習,已被挫折打敗到,毫無學習的自信。


         學具操作課程基本上在課堂中間,便能一目了然同學觀念上的盲點,因為觀念不通,就真的操作不出來,一點也唬弄不了。尤其拼湊平面或空間幾何的形體時,角度的拿捏不對,縱使他偷看別人做好的圖形,也是無法一下子就可以學得來,模仿OK的, 也要親自操弄一番,才能完成題目的要求。辛苦完成時,剎那間的成就感就浮現上來的,或許再觀看其他同學的動作,可能又會有一點挫折感,覺得自己怎麼做的這 麼慢,這時老師就要肯定孩子的學習過程,所付出的努力與認真,慢慢累積這些小成就,孩子會覺得自己也不是什麼都不會的,慢慢的發展出自己的自信與學習動 機,他漸漸認為自己在這方面是OK的。就可以強化學習動機了。


        不過孩子的學習因著個人的發展階段與發展速度,這也是我們因材施教的重點。例如在三週前,剛進班的小玲,根本不知道老師要她做什麼,觀察圖形也抓不到秘 訣,這幾週的操作課程後,今日黑白磚的排放,便可以將自己的觀察與判斷,付諸行動,完成課堂上的要求了,顯而易見,小玲對視知覺的空間能力進步了。至於她 對數學應用題型,這種需要過程記憶的能力與搜尋能力,唯有再給予較多的時間,多給予鼓勵與讚美,等待她的發展速度跟上來了,才可能見效呢!

出處:http://lilianhseu.pixnet.net/blog/post/246618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Rai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