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健康和智力正常的嬰兒是一定需要經常醒來的。人類的腦袋與動物不一樣,嬰兒第一年的腦袋成長的速度相等於未來10年的速度,而且人類的腦袋兼有智力和情感的能力,因此嬰兒的淺睡期(即經常醒來)是腦袋高速發展的效應。專家認為淺睡狀態就像是發育中腦的自我刺激一樣,提供視覺想像並促進心智發展(Roffwarg 1966)。


    嬰兒生命的頭數個月裏,是淺睡較長,熟睡時間較短,因此嬰兒的睡眠多處於過渡期或交接期,很多嬰兒在頭3個月都是日夜不分的,到了3個月 大,熟睡才有比較門的劃分。 

    一項針對嬰兒睡眠的研究顯示,70%的嬰兒到3個月大,睡眠大都會逐漸穩定下來(午夜睡到清晨5點),另外有13%要到6個月大才會穩定下來(Moore 1957),約10%1歲之前都不能一覺睡到天亮。而且就算那些6個月大就穩定下來的嬰兒,其中還有一半有都會持續出現半夜醒來的現象。

    但有些嬰兒的睡眠模式並沒有隨著年齡改善,因為甦醒刺激的因素也會隨年齡增加:長牙、感冒、一些感染、過敏、媽媽或照顧者分離焦慮等。而分離焦慮是常見於嬰兒哭的現象,常被人忽視的,因為分離焦慮是心靈的現象,照顧嬰兒心靈的需要如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可是中國人的社會時常忽視了嬰兒的心理健康,你會從那些沒有自信和安全感的小孩身上看到。 


     我覺得不回應嬰兒哭是一件殘忍的事。哭聲是嬰兒與媽媽或照顧者溝通的媒介,表示嬰兒身體或心理上不適,例如:肚子餓、濕了尿片、太冷、太熱、身體不適、環境太’太暗、太靜、沒有安全感...等等,不應誤以為是“扭計”。 

 
控制式的睡眠方法可能會使媽媽方便,可是有研究顯示對嬰兒存有潛在的損害。

    有時候,我們可能不知道嬰兒為什麼在哭,最少我們可以抱一抱他,讓他知道“媽媽在這裡!”,讓他建立安全感。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不認同在嬰兒未有語言表達能力之前,隨意強行實行控制式的睡眠,不單對訓練嬰兒的獨立沒有幫助,而且可能損害嬰兒的身心成長。對於
初生嬰兒的哭鬧,短短沒有回應的時間,都會使嬰兒感到痛苦。 

    如果家長需要進實行控制式的睡眠,AAIMH建議實行前應先進行嬰兒的健康與家庭關係評估,而且還需評估嬰兒的哭聲是否正常。  

     AAIMH建議媽媽應該以母性直覺來回應嬰兒的需要,以建立長遠母子的溝通關係。如果嬰兒不能接受控制式的睡眠,媽媽應該另找方法,不要堅持採用控制式的睡眠方法。 

   
     社會上現時一種令人担憂的現象,是人與人之間漠不關心,多數的人們會將大量的時間投放於私人空間和工作上,產生不少人際問題。 部份原因來自很多的嬰兒已 被當成機械人或寵物一般養(如果我有時間我會和你玩,如果我沒有時間你最好睡,如果你不愛睡,我訓練你睡,如果你不依我的方法,一定是我的方法有問題或是 你有問題)。

親密的親子關係可以建立小孩對這個默生世界的“情”和“信任”,情”和“信任”的建立來自媽媽的悉心照顧。

出處: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641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Rai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